会议专题

沿海岸地貌结构对潮能耗损与防灾功能影响的景观生态机理分析--以杭州湾与钱塘江河口为例

  以钱塘江河口、杭州湾为例,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景观特征指标的量化分析方法,多层次探讨沿海岸地貌结构、空间形态与河口海湾潮能耗损之间的关系,以及入海流域水涝灾害频发的景观生态机理。通过潮差削减率与景观特征指标的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不考虑潮流断面和水深变化对潮差影响的情况下,潮差削减率与潮流边界分维数和形态指数存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分维数和形态指数越大,潮差削减率越大,潮能损失越大,对河口及其上游城市防灾极为有利。而大规模人为开发和建设对入海流域景观结构、形态产生了严重的干扰、破坏,使河道变窄、形态单一,潮流所受阻力减小、潮能集聚增加,入海河口洪水受潮水顶托作用加大、排水不畅导致流域生态防灾功能减弱、水涝灾害频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利于流域防灾和水环境的生态围垦的科学途径。

潮能耗损 流域防灾 景观生态机理 景观特征指标 景观结构

张世瑕 王紫雯 潘彩霞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筑系,浙江杭州,312312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3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

杭州

中文

1117-1125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