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

  本文在全面总结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对济平干渠工程生态修复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济平干渠生态修复可以分为防护林模式、植物护坡模式、管理区及防护林苗木基地模式3种配置模式。工程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7%,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6%,工程拦渣率达到100%,土壤流失控制比为2.10,林草植被恢复系数为99.4%,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50.9%。工程水土流失影响指数(SWII)为0.0873,生态修复取得了良好的蓄水保土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水北调 济平干渠工程 生态修复模式 水土保持监测 效益

宋炜 孔令法 郑良勇 侯新民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济南 250013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济南 25001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 712100

国内会议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145-149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