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30例睡眠监测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加深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对我院23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睡眠结构、氧减饱和情况以及各指标之间进行可能的相关分析。 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的非快动眼相和快动眼相睡眠分别占86.1%和13.85%;中位微觉醒指数为25.7次/分。轻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数±标准差分别为(83.5±6.2)%、(80.5±7.4)%、(68.7±13.4)%;中位氧减指数分别为12.7次/h、23.8次/h、57.6次/h;各组呼吸紊乱指数的中位数分别9.6、20.8、56.45。BMI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336,P<0.01),BMI与夜间基础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243,P<0.01):呼吸紊乱最长时间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588,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与氧减指数呈正相关(r=0.405,P<0.01)。 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BMI、呼吸紊乱最长时间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图 低氧血症

唐光耀 李丽荣 丘蓉 吴伟玲 曾祥毅 王小平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医学院附属韶关医院

国内会议

2011第二届全国睡眠科学技术大会

北京

中文

1-4

2011-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