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皮肤病的大熊猫体表真菌的初步分离培养与鉴定
本文通过采集某熊猫基地患皮肤病大熊猫的病患结合部被毛,将被毛适当处理后接种于SDA培养基28℃培养两周,对分离纯化后的菌株进行宏观和微观鉴定。结果表明,从13只患病大熊猫的体表一共分离到91株真菌,涉及14个属,其中有31株真菌在DTM培养呈阳性.体表腐生菌以青霉(23.1%)、木霉(12.1%)、毛霉(5.5%)、枝孢霉(4.4%)、曲霉(3.3%)、原囊菌属(3.3%)为主,还发现了拟盘多毛孢菌(1株)、毛孢子菌(1株)、毛癣菌(1株)、小卵孢菌(1株)、丛梗孢属(1株)、弯头曲霉(1株)和草本枝孢(1株),有18.7%(17株)未能鉴别出来。
大熊猫 皮肤病 体表真菌 分离培养
马晓平 王承东 古玉 刘小敏 罗永久 彭广能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省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 625014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雅安 625000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文
161-162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