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针预先介入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预先介入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刺缓解胞宫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动情问期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悬钟组、非穴组,每组6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d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制备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子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8d各治疗组给予电针20rain,盐水组及模型组束缚20min,每日1次,连续3d,于第10d,采用XW-B-3冷光源微循环显微检查仪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微循环不同时间段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电针三阴交穴各时间段(5、10、20rain)微血管管径、cap管径(除5mitt外)明显扩张,微血管条数、cap条数(除5、10min外)明显增多,血流明显加快,电针悬钟穴各时间段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微血管条数明显增多,电针悬钟穴、非穴20min时cap管径明显扩张。结论:电针预先介入不同穴位可缓解子宫血管的痉挛状态,改善子宫微循环,缓解疼痛,且穴位之间存在差异,三阴交>悬钟>非穴。

电针预先介入 痛经模型 大鼠子宫微循环

李春华 嵇波 赵雅芳 任晓暄 郭孟玮 丁喜艳 齐丛会 张露芬 朱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专题分会场

北京

中文

1979-1983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