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青龙颗粒中麻黄碱及伪麻黄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小青龙颗粒中麻黄碱(E)、伪麻黄碱(PE)血药浓度的HPLC法,并探讨二者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盐酸苯丙醇胺为内标物,用HPLC内标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的血药浓度,将所得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求出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E、PE分别在0.0152-1.52mg/mL和0.01485-1.485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r=0.9991),检测限分别为0.005、0.01m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和102.6%。两者平均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04%、4.82%和4.84%、3.99%;大鼠在灌服小青龙颗粒后,麻黄碱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室模型,半衰期1.39h、清除速率0.50/h、生物利用度0.55(mg/mL)×h;伪麻黄碱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室模型,半衰期2.65h、清除速率0.26/h、生物利用度0.44(mg/mL)×h。结论:小青龙颗粒中麻黄在配伍后,吸收过程加速,起效时间缩短。配伍加速了麻黄的代谢过程,减少了药物蓄积。

HPLC法 麻黄碱 伪麻黄碱 药代动力学

张建军 欧丽娜 李伟 王景霞 龙锐 刘海波 刘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专题分会场

北京

中文

1991-1995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