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个体家庭、网络家庭和亲属圈家庭及其变动分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

个体家庭是具有血缘、姻缘和收养关系成员所组成的生活单位。尽管个体家庭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对其进行建立在关系类型基础上的研究是近代社会学产生之后才开始的。在中国历史上,个体家庭很早就进入官方登记簿籍,但它是以“户”和“口”的形式存在的。我们只能看到一户中有几口;再进一步,政府出于征派徭役考虑,将登记人口分为“黄、小、中、丁”或如清朝“男大口、女大口;男小口、女小口”之分(十六岁以上为大口,十六岁以下为小口)。可我们不知道同一户内这些“口”之间的关系。因而,尽管历史上户口资料颇为丰富,但借助这些数据和信息无法进行个体家庭类型的研究。

个体家庭 网络家庭 亲属圈家庭 变动分析

王跃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国内会议

郑天挺先生110周年诞辰暨中国古代社会高层论坛

天津

中文

384-399

2009-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