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引黄水库沉沙条渠沉积物的表面理化及分形特征研究

研究了引黄水库沉沙条渠泥沙沉积物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孔表面分形特征。采集了引黄供水鹊山水库沉沙条渠6个泥沙沉积物样品,对其粒径、形貌、孔隙结构、表面元素分布及分形特征进行分析,目的是考察由不同模型计算的颗粒孔表面分形维数和标度空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探讨这些颗粒表面微观形貌对其表面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沙沉积物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18~83 u m,主要以黏粒、粉砂和细砂粒为主;表面形貌和孔隙分布复杂多样,其BET比表面积约8.248~31.60m2/g,孔隙尺寸分布范围较宽(1.870~60.78nm),平均孔径约3.977~7.850nm。采用热力学模型和分形FHH模型计算出的孔表面分形维数Ds约为2.67~2.89,标度空间一般在数nm到数十nm,但不同模型计算所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泥沙沉积物颗粒的孔尺寸分布不均一。基于孔尺寸分布数据计算的Ds约为2.12~2.60,其与分形FHH模型计算出的对应结果越接近,孔分布对Ds的贡献越大。此外,颗粒的复杂表面形貌对各元素分布有较强的影响,这是颗粒表面形貌的高度不均一性导致表面吸附位分布不均的结果。

沉沙条渠 泥沙沉积物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元素分布

胡康博 王毅力 李俊清 桂萍 蒋艳灵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国内会议

2010第五届山东城镇水大会——第四届“黄河杯”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论坛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技术交流会

济南

中文

141-152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