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前后我国通货膨胀的路径分析——基于结构突变理论的实证研究
文章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月度同比增长率时间序列,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数据资料。在金融危机的外生冲击下,内生结构突变检验的结果证实了我国通货膨胀率序列(π)发生了突变,其数据生成过程为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而非单位根过程。最后应用了考虑结构突变的时序模型,对通货膨胀的路径进行了拟合及短期预测,并对其波动性是否存在ARCH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不但拟合程度好,而且预测了2009年5月和6月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94%、-4.36%,即未来两个月我国CPI还会延续已经连续三个月的同比负增长趋势,从模型预测结果来看,其绝对值有点偏大,这是由于一季度新增信贷达4.58万亿元等新的外界因素使π序列发生了新的突变所导致;同时ARCH效应的检验结论显示,金融危机前后的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并不存在条件异方差性。
金融危机 CPI 通货膨胀 结构突变 ARCH
贺凤羊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60-267
2009-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