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克制·架空 ——人民币加速升值和外汇储备剧增背景下的货币主权
在人民币加速升值和外汇储备剧增下,一国的货币主权确实遭受了限制,这种限制不仅仅是来自于法律的要求,更多的是市场力量对国际主权权力的制约。传统国际法明确了一国在货币事项上的主权权力,尽管习惯国际法有对于一国货币主权的若干限制,但是这些限制的范围是较小的,也仅仅是针对恶意的主权行为。但是在IMF所建立的牙买加体系下,一国的货币主权为基金协定所限制,尽管很多IMF下很多的限制主要还是源自习惯国际法,IMF并没有针对汇率问题规定特别义务,一国在汇率上的主权受到的限制较小,但是IMF成员国对于货币主权的行使依旧保持克制。而在WTO所带来的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货币主权或多或少被架空,在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只能取其一。当然,随着货币责任原则的确立趋势,在WTO内汇率问题提交争端解决,有助于解决各国单边行动带来不稳定,问责机制的建立则使得权力行使与责任承担一致,货币主权在国际范围内的协调以促进全球金融稳定与安全。
货币主权 传统国际法 IMF WTO 汇率问题 外汇管理
何俣
华东政法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70-87
2008-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