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法与研究最新进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临床问题,部分病例晚期可能出现下肢严重缺血(Critical limbsischemia,CLl),此类病人治疗困难、致残率高,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传统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行动脉内膜剥脱术和动脉旁路移植术,如手术指征掌握较好,可取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但有一定手术创伤。近年来,血管腔内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方兴未艾,并逐渐成为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主流治疗手段。 应用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与血管支架置入是动脉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的基本方法,但早期仅限于短段狭窄闭塞性病变。1989年,英国医生Bolia首次介绍了动脉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即长段动脉闭塞或动脉严重钙化无法从动脉真腔完成腔内手术时,使用带导丝的导管,于动脉闭塞部位近端动脉腔处进入内膜下,制造动脉夹层,并逐渐推进至动脉闭塞远端,再进入动脉真腔,将动脉夹层形成新的“动脉管腔”,经导丝导入球囊导管行PTA治疗。以大这一新的血流通道,依张后动脉造影情况决定是否置入学管支架。

血管腔内 下肢动脉闭塞症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黄新天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第六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19-121

2011-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