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炎症因子CXCL16同冠状动脉临界病变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结合传统的炎症标记物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探讨炎症趋化因子CXCL16(CXCligand 16)同斑块形态的关系,并探讨CXCL16同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远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第一部分:CXCL16同易损斑块的关系 选取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因心绞痛或不典型胸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就诊并行冠脉造影及IVUS检查的患者。按照IVUS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分析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的影像学特点,比较易损斑块患者和稳定斑块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别。所有患者在行IVUS检查前取血,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量血浆中CXCL16含量,采用Elisa技术检测血浆中hs-CRP浓度。分析CXCL16同斑块的影像学结果的关系以及CXCL16同易损斑块的关系。 第二部分:CXCL16同冠状动脉临界病变预后的关系 选取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在北京11家综合性医院就诊并且冠脉造影发现主要冠状动脉分支狭窄在20%-70%患者,采用蛋白芯片法测量血浆中CXCL16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液hs-CRP浓度。所有患者均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并进行随访。一级终点为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以及因心绞痛再次住院的联合终点,二级终点为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的联合终点。分析CXCL16基线资料的关系以及同QCA结果的关系,分析发生终点事件和未发生终点事件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分析CXCL16同终点事件的关系。 结论:1、 CXCL16同冠心病的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同IVUS下的斑块形态相关,并且是斑块体积和易损斑块的独立预测因素。2、冠状动脉临界病变长期预后较好,但仍有约11%的患者发生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和心绞痛复发等不良事件。3、CXCL16可以作为临界病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这可能是CXCL16通过影响斑块稳定性和斑块进展实现的。

炎症标记物 炎症趋化因子 临界病变 冠心病 斑块形态

谭凯

国内会议

第六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45-546

2011-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