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针穴位注射治疗慢乙肝临床研究与中医外治理论探讨
目的:临床观察慢乙肝口服拉米夫定联合黄芪针足三里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并以此来探讨中医特色外治疗法的理论基础印”经气学说”,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提供新的疗法和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期问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18-5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黄苠针穴位(足三里)注射,分别于治疗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乙肝三系定量( 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黄芪针穴位(足三里)注射与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黄芪针穴位(足三里)注射组较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更能显著提高患者HBeAg转阴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经气学说”是慢性肝病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脏腑-经络-皮部(腧穴)-经气-药气”是”经气学说”的精髓.
乙肝 穴位注射 黄芪 经气学说
杨育林 施维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病中心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45-248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