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探讨情志相胜法中悲胜怒对心身疾病的防治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及社会适应不良等,已成为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主要因素”1”。现代医学心理学强调应激反应是造成心身疾病的中心病机”2”。应激理论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迅速发展起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构成的应激中介机制将应激源(生活事件)与最终的心理生理反应联系在一起。应激学说认为,情绪性愤怒、恐惧、悲哀、焦虑抑郁,实际上是中医所说七情五志的主要内容。情志学说强调情志与脏腑之间依靠气机正常升降而产生的统一协调,认识到情志与脏腑气机之间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异常,均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适度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及应对能力,而积极应激;强烈、持久的应激则会使体内的稳态打破,形成消极应激,波及多个系统及易感内脏,导致疾病。本文充分运用中医学中情志相胜的思想,结合现代医学对导致心身疾病的不良情绪的研究,充分证明了悲胜怒在治疗心身疾病中的确切地位。

情志相胜法 悲胜怒 心身疾病

董湘玉 屈艳艳

贵阳中医学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世界中医心理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19-21

201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