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年龄微创耳蜗植入术麻醉管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微创耳蜗植入术的麻醉管理要求。 方法:回顾性分折2002年3月~2010年4月27你重度-扱重度听力丧失,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微创耳蜗植入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2组:A组(年龄<6岁,n=13).B组(年龄>6岁,n=14)。分析2组麻醉过程中心血管参数的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满足术中特殊需求的麻醉技术(控制性降压、面神经监测和未留置屎管)以及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心血管指标稳定。因年龄不同.2组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中60,120 mln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变化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这种差异无临床意义。A组手术时间(174±36)min与B组(175±33)min无统计学差异(t=-0.075,P=0.941).A组输液量(475±292)ml显著少于B组(927±535)ml(t=-2.694,P=0.012)。A、B组拔管时间分别为(7.2±3.3)min和(6.6±3.5)min.无统计学差异(t=0.457,P=0.651)。22例面神经监测,即使限制应用肌肉松弛药也能维持适当的麻醉。未留置尿管的患儿未发现膀胱鼓胀。无麻醉并发症。 结论:除了通常的麻醉管理之外.在适宜的患者(年龄>6岁)采用适度的控制性降压、艰制肌肉松驰药(采用面神经监测的任何年龄患者)和尿管的使用(小于15岁的患者不留置尿管)是关键。

耳蜗植入术 麻醉 监护

赵艳 蒋建渝 孟秀丽 韩彬 俞晨 郭向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191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微创外科高峰论坛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

北京

中文

195-198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