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0年9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22例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C+S组),23例采用单纯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S组),比较2组镇痛效果及穿刺并发症。 结果:C+S组操作时间(6.3±3.0)min,明显短于S组(11.5±7.0)min(t=-3.212,P=0.002)。经股神经管推注0.25%罗哌卡因20 ml后15 min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Z=-0.462,P=0.644)。术后静态VAS评分(RVAS)、主动功能训练VAS评分(IVAS)和持续被动功能训练VAS评分(PVAS)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S组5例穿刺部位皮下淤血,C+S组无皮下淤血病例(P=0.049)。术后C+S组需要单次推注利多卡因4例,S组为5例,差异无显著性(x2=0.000,P=1.000)。术后72 h哌替啶用量C+S组与S组差异无显著性(Z=-0.069,P=0.945)。 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可以减少穿刺导致的术后皮下淤血。

超声 神经刺激器 连续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贺端端 贾东林 郭向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191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微创外科高峰论坛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

北京

中文

199-202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