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气腹状态和气腹状态下对肝、脾联合伤后兔肝功能和肝脏血流量影响

目的:探讨肝、脾联合伤后在非气腹状态和气腹状态下兔肝功能(hepatic function,HF)与肝血流量(hepatic bloodnow,HBF)的变化的关系。了解非气腹状态下对肝脏的影响。 方法:制作肝、脾联合伤兔模型,用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观察伤后0.5h、1h、2.5h、3h4个点谷草转氨酶(asparmtc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的变化,并应用八道生理记录仪(多普勒血流量)检测HBF的变化。 结果:非气腹状态下AST和ALT的较创伤前升高(p<0.05),但和气腹状态相比升高幅度显著减少(p<0.05)。非气腹状态下肝脏表面的血流量降低不显著(p>0.05),而气腹组显著下降(p<0.05)。 结论:非气腹状态比气腹状态对肝功能和肝脏血流量的影响更小。

肝脾联合伤 非气腹外科 CO2气腹 肝功能 动物模型

姚健 余利坚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泸州 646000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微创外科高峰论坛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

北京

中文

306-310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