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微创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游离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根治性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151例行微创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在胸腔镜下游离食管,然后在腹腔镜(94例)或开腹(57例)下游离胃,制作管状胃后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 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术前辅助治疗、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ICU时间、住院时间、平均腹部淋巴结切除数量、腹部淋巴结阳性率、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瘘、管状胃坏死、胃排空延迟以及肺部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腹部手术时间明显较短(腹腔镜组54.26±21.00min,开腹组72.81±18.61min,P<0.001),且腹部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腹腔镜组50.53±32.97ml,开腹组81.75±40.74ml,P<0.001),腹部切口感染率较低(腹腔镜组0,开腹组5.26%,P=0.025)。腹腔镜组中,后期病例(74例)相比早期病例(20例),腹部手术时间更短(47.30±13.11min vs80.00±24.70min,P<0.001)、腹部出血量更少(46.69±25.8Iml vs64.75±50.00ml,P=0.029)、平均腹部淋巴结切除数量更多(8.58±6.00 vs 4.55±4.07,P=0.006),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更低(14.87%vs 35.00%,P=0.042)。而在腹部淋巴结阳性率、ICU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管状胃坏死、胃排空延迟方面、肺部感染等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技术已在当前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中初步显示出了它的优点和价值,不过仍然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食管癌 腹腔镜 微创手术
蒋晓侠 林治 谭黎杰 冯明祥 汪灏 梁明强 王群
上海市浦南医院胸外科 200125 福州市第二医院胸心外科 350007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 200032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微创外科高峰论坛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
北京
中文
444-448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