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重庆市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水土保持型生态修复模式

重庆市公路建设、城镇建设、矿区建设、水利水电建设等丌发建设项目,因地形地貌而造成隧洞开挖,因矿采资源而造成耕地破坏,因三峡库区建设而造成县城搬迁,伴随大型的开挖边坡、填族堆垫现象,造成地表地貌的破坏,产生大量的弁土弃渣.这些弃土弃渣由于紧实度低、级配差、养分条件差、堆方量大等特点,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危害.在对开发建设项目弁渣场按弃渣来源和弃渣环境进行系统性分类并明确水土保持型生态修复障碍因了的基础上,基于宫胁法生态修复原理,提出弃渣场水土保持型生态修复四个原则,建立了石质沟道弃渣场、石砂质坡面弁渣场和砂土质河滩地弁渣场三种水土保持型近自然生态修复模式.

弃渣场 水土保持型 生态修复模式 障碍因子 宫胁法

汪三树 蒋光毅 代数 江东 史东梅 张耀方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5 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重庆 401147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

深圳

中文

257-262

2011-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