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芩对2,4-二硝基苯酚诱导热病证候模型的影响

目的:通过黄芩干预热病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阐明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关联性,初步揭示中药性效关系的科学内涵. 方法:应用代谢组学技术,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运用UPC/EST-TOF/MS检测手段,研究2,4-二硝基苯诱导的热病证候代谢特性及黄芩的干预作用. 结果:在主成分得分图中造模后大鼠尿液代谢物组发生变化且被明显分为2类,这从体内微观角度表征了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代谢网络的异同,同时确定了38表征热病证候发生、发展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给予黄芩干预后大鼠尿液中的代谢物组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处于模型恢复的路线上,并对7个表达上调的离子具有明显的回调作用. 结论:本研究从热病证候代谢物组的整体及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表征了黄芩的苦寒性效关系,同时也为中药传统药性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

黄芩 代谢组学 性效关系 UPLC/ESI-TOF-MS

柳长凤 汪娜 刘树民 闫广利 王海平 冯倩晴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哈尔滨,150040

国内会议

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会议

杭州

中文

981-986

2011-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