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手性液晶的新方法: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合成新型手性棒状液晶
液晶材料自1970年被应用于光电显示以来,新型液晶材料发展很快,种类也日益丰富,而手性液晶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类.由于手性基团的存在,手性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不规则,分子堆积复杂,因此具有丰富的液晶相态和特殊的介晶性,并受到研究者的极大重视. 然而目前绝大部分手性液晶分子的合成还被限于“手性池”方法(chiral pool methods),即通过常规的有机合成手段如酯化,醚化等反应,将手性片段与非手性的液晶分子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手性片段的种类有限,极大的限制了手性液晶的研究与发展.其次,大部分手性片段的合成过程复杂,成本较高,这也给手性液晶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探索一条不通过手性池,而是直接使用非手性分子合成手性液晶,且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有机小分子催化 不对称合成 L-脯氨酸 新型手性棒状液晶 新型烯酮类液晶
刘晓军 王理 黄萍 李永洪 龚清平 汪必琴 赵可清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成都 6100616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84
2010-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