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初淮河暴雨的数值模拟
利用WRF数值预报模式结果,结合NCEP分析资料、地面雨量计资料、测雨雷达(TRMM PR)降水率资料,对发生于2007年7月1-3日的淮河暴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水汽输送和高空环流形势有利于暴雨的发生。虽然WRF模拟出了这次降水过程,但模拟的降水区域和降水强度和实际观测相比还有相当的差异。研究表明,WRF微物理方案的改变对这次降水模拟的影响不大。WRF降水模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WRF对副高的模拟偏强,散度和涡度场不够准确;WRF对这次降水的模拟还有待改进。
淮河暴雨 测雨雷达 WRF模式
衡志炜 孙亮 傅云飞
合肥市金寨路96号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0-34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