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药物配伍使用特点

中医所言脾胃应该是涵盖整个消化系统及部分免疫、泌尿、运动等系统功能一个范畴。脾与胃为表里,分属足太阴与足阳明经脉。脾为阴,胃为阳,两者同居中焦,但阴阳异位,表里不同,在生理,病理上各有其特点。脾胃以膜相连,更虚更实,互相传变,又有其密切的联系。因此,临症之机,必须依据脾胃的脏腑机能特点,而注重药物的配伍使用。早在伴《神本经名例》 中就指出:“药有七情,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无合用也.“又云:“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内径》讲的更具体,谓药有酸、苦、辛、咸、甘、淡.辛甘相合,可以发散,酸苦相合,能涌能泻,味淡渗泄,各随五脏之病,而制药性之品味。刘完素发挥说:“物各有性,制而用之,变而通之,施于品剂,其功岂有穷哉!”总之,从《内径》、《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开始,就在运用中药配伍方面,就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理论,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虚实补泻,脏腑标本,归脏归经,引经报使等等。

中医治疗 脾胃病 药物配伍

李埔

金塔县航天镇卫生院,甘肃酒泉 735000

国内会议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甘肃平凉

中文

437-438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