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松嫩平原氟中毒区地下水氟分布规律和成因研究

自中新生代以来,在松嫩平原巨大的断陷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古近-新近系和第四系沉积物,形成了由潜水和承压水组成的大型蓄水构造。该区潜水和第四系承压水氟含量较高,在194个样品中,氟的均值为3.45 mg/L,范围值为0.25~14 mg/L。饮用高氟地下水导致氟中毒大规范流行。研究表明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山前补给区-蒸发排泄区的过渡带和盆地中部地下水强烈蒸发带,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Mg和HCO3-Cl·Na型,总溶解性固体含量为689.84~2005.6 mg/L。高氟水的形成与气候、水文、地质构造、岩石与土壤、水文地质和水化学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同时受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开展氟病区地下水环境特征和高氟水成因研究对于有效实施安全供水有重要意义。

松嫩平原 氟中毒 水化学特征 富集 成因分析

汤洁 卞建民 李昭阳 邴智武 查恩爽 王晨野 毛子龙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国内会议

2009年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

长春

中文

614-620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