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进展

创伤失血性休克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危重症,它是1~44岁年龄段的第一位死因。有资料显示,失血性休克在多发伤患者约为50%,战伤伤员约为30%-40%。失血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低灌注、无氧代谢增加、乳酸酸中毒、再灌注损伤及内毒素易位,最终导致MODS。近年来,对休克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了休克在器官、组织和细胞水平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休克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特别是针对创伤后临床上最常见的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提出了很多新的防治措施。本文就近年来休克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创伤失血性休克 临床急危重症 有效血容量

王振杰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安徽 蚌埠,233004

国内会议

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届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51-153

2011-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