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肉结海绵相关真菌产黄青霉和肉座菌Hypocreales sp.代谢产物研究
对从我国南海采集的丰肉结海绵(Gelliodes carnosa)相关真菌HLS2-6、HLS206进行了次生代谢产物分离提取及药理活性筛选。经过对rD-NA-ITS序列进行BLAST分析初步确定HLS2-6号菌株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HLS206号菌株为肉座菌目的真菌Hypocrealessp.。采用各类色谱技术从HLS2-6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获得黑走酮酸A(secalonicacid A)、F和meleagrin三个化合物,其中secalonic acid F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卵巢癌细胞A2780的IC50值分别为1.81μM、8.99μM、1.51μM、1.64μM和1.63μM;secalonicacid A对上述肿瘤细胞系的IC50值分别为1.49pμ、1.70μM、1.76μM、1.14μM和1.42μM。同样地,采用各类色谱技术从HLS206发酵产物中分离获得10个化合物,其中已鉴定化合物5个,分别为chalmicrin、fucosterol、stignusterol、β-sitosterol以及一未命名甘露醇酯。其中,chalmicrin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获得,未命名甘露醇酯为首次从自然界分离获得。根据该菌株生长环境改变其培养条件,分别以海水和淡水配制固体发酵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结合HPLC色谱检测发酵产物发现:化合物wrs-8、wrs-13在海水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时含量明显高于淡水培养基;化合物wrs-15、wrs-16在淡水固体培养基中含量明显高于海水固体培养基。
海绵相关微生物 丰肉结海绵 代谢产物 药理活性
王瑞杉 朱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99
2011-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