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种表面活性剂对硼在作物茎叶吸收作用的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出高效植物表面活性剂,特别是对硼元素在作物的茎和叶面渗透吸收起显著促进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最佳使用浓度,以便为植物叶面肥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实验选用磷酸三丁酯(Tributyl phosphate,TBP)、辛二酸二乙酯(Diethyl suberate,DESU)、癸二酸二乙酯(Diethyl sebacate,DES)三种表面活性剂,以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两种经济作物大豆(Glycinemax)和花生(Arachishypogaea)为实验材料,采用大田实验方法,将含有不同浓度三种表面活性剂的硼元素溶液喷施作物的茎秆和叶面,按照设计间隔一定时间采样,用姜黄素光度法测定硼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含量.结果表明,与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硼营养液相比,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植物对硼的渗吸量显著增加,且喷施后24小时的促进效果最佳,24~48小时之间的吸收量略有增加,促进效果趋于稳定。在大豆上喷施后24小时,TBP、DESU、DES分别在90mg/L、80mg/L、50mg/L时效果最好,较CK1分别增加了2.46倍、1.56倍、2.04倍;在花生上喷施后24小时,TBP、DESU、DES分别在60mg/L、40mg/L、30mg/L时效果最佳,较CK1分别增加了2.00倍、1.35倍、1.30倍.所选的三种表面活性剂对硼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吸收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中TBP的效果最好,DESU和DES的效果次之;三种表面活性剂对硼元素吸收促进作用都与其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从中确定TBP的最适浓度范围为60~90mg/L,DESU为40~80mg/L,DES为30~60mg/L.

表面活性剂 硼元素 姜黄素光度法 大豆 花生

史团省 岳彩鹏 李晓莉 沙琰琰 苏良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1

国内会议

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

郑州

中文

61-70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