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长江流域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
本文利用WRF3.1.1模式对20lO年03月05-06日发生在长江流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功模拟。通过对常规物理量场和对流稳定性参数的诊断分析,结论如下:(1)较强的冷暖气流在长江流域交汇对峙,造成该区大范围长时间的持续辐合上升运动,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机制。(2)持续的水汽输送为暴雨过程产生提供了热力机制。(3)对流不稳定是暴雨产生的触发机制。(4)暴雨中心地区大气层结是不稳定的,大尺度辐合激发强烈的上升运动,同时副热带高压加强,提供了强盛的水汽输送平流,水汽上升凝结释放人量潜热,加热了周围大气,而这种暖湿平流进而又产生大气的位势不稳定层结,使得暴雨区位势不稳定层结不断重建,形成正反馈机制,暴雨维持时间持久,最终导致这次大暴雨的产生。
数值模拟 对流稳定性 暴雨 垂直速度
岑瑾 朱敏 潘玉萍
南京军区空军气象中心,南京 210018
国内会议
浙江嘉兴
中文
180-183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