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090707南京地区短时强降水过程机制分析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径向速度、风廓线产品以及NECP再分析场资料,分析了2009年7月7日南京地区大暴雨过程中的短时强降水产生机制,结果表明在北方高空冷涡南下、副热带高压南退的天气背景形势下,合适的高低空急流配置,深厚的饱和水汽层以及高空槽后低层切变线的过境是造成此次短时强降水直接原因。分析还表明: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强度、速度和风廓线等产品可以识别和分析低空急流、低层切变线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情况。这可以为准确预报短时强降水的产生、持续时间、和强度变化提供参考。

短时强降水 低空急流 多普勒速度 风廓线

王啸华

江苏省气象台,南京 210008

国内会议

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分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浙江嘉兴

中文

223-229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