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2009年2月23日大雾分析
本文通过对2月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金山地区出现的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浓雾的分析发现,高低空形势配合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弱冷空气在华东沿海交汇;相对湿度维持在80%以上,又处在高压后部,风速较弱,温度骤降,使得空气中残留的水汽冷却凝结;逆温层的形成阻止了低层水汽向高层输送,有利于低层水汽的积累和湿度增大;对流层中层低槽移动快,低层移动慢,形成了前倾槽,有效地抑制了低层大气的上升运动:风廓线资料表明,低层的垂直扩散通道受阻,水平扩散则由于风速偏弱也无法实现。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形成这次大雾。
高低空形势 逆温层 风廓线 前倾槽
张静
上海市金山区气象局,金山 201508
国内会议
浙江嘉兴
中文
336-339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