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服务满意率因素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2000年至2008年南通市气象台逐日16时预报评分、预报人员数量及结构、现代化建设等分析,并经2009年实践,得出:本地气候特点是造成月际及季节预报评分差异的主要原因。常年以夏季晴雨预报评分最低,为83%。其中8月份尤甚,仅为76%;春、秋、冬三季晴雨预报评分较高,分别是91%、92%、冬季为89%,其中儿月最高,达94%.常年以秋季最高气温预报评分最高,为77%,7月最高,为8096:春季最低,为64%。其中4月尤甚,为62%;夏、冬季比较接近,分别为73%、71%。常年以夏季最低气温预报评分最高,为84%,8月最,为88%;春、秋、冬三季评分接近,分别为75%、77%、76%,11月最低,仅为69%。气象现代建设、预报员综合能力及考核奖励机制是提高预报准确率的重要因素。2002年前后数值预报改进、首席预报员岗位的设立及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促使预报质量跃升;2008年随着一批经验丰富的预报人员退休、首席岗位的空缺和预报员队伍年轻化造成预报质量下降,但省市视频会商系统有较地减小了下降幅度。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建成,短时临近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各类预警信息发布和气象信息发布覆盖面的拓宽、发布时效的缩短。提升了气象服务的满意率。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科研可以提升年轻预报员综合能力。
预报预测准确率 服务满意率 影响因素 分析 对策
范德新 张鹏 吴锐涛 汤德新 汤建国
江苏省南通市气象局,南通 226006 江苏省如皋市气象局,如皋 226500 江苏省通州市气象局,通州 223003
国内会议
浙江嘉兴
中文
617-621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