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脑损伤大鼠脑神经结构与突触素表达的变化
目的:研究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神经结构与突触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7日龄SD大鼠分为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于脑缺氧缺血后1d、4d、7d、14d、28d采集脑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神经超微结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脑皮质及海马CAl区突触素的表达。结果:HIBD组脑损伤后神经元突起呈灶性坏死,突触数量减少结构破坏;同时突触素的表达逐渐增高,至7d达到高峰;而后开始下降,至28d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假手术对照组突触素表达水平则随日龄增加逐渐增高(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可影响发育期脑组织神经结构与突触素的表达,损伤后两周内脑神经具有较强的突触可塑性。
脑缺氧 脑缺血 脑神经结构 突触素 动物模型
李文东 康艳丽 李淑莲 王五女 熊杰 戴建舫 饶金娥 简静芸
厦门市湖里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361009 湖里区妇幼保健院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102-104
2010-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