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方法团主义框架中的企业家型城市--以宁波老外滩更新为个案

当代中国的城市治理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企业家型城市”的出现,即城市政府更多的采用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手段,依托市场机制,实施更为外向型的和具有风险性的城市发展策略。但在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中国企业家型城市的塑造是在高度地方化的框架中进行的。城市更新是当代中困城市实施企业家型发展策略的重要于段之一。通过对宁波老外滩更新的个案考察,可以发现,中国的城市政府高度介入地方经济发展事务,政府与社会之间是粘连与统合的而非分离与对抗的。市、区、街道三个层级的城市政府,为了实现城市经济增长这一根本性目标,主动通过建立增长导向型的地方治理框架,依靠工商联、文联等国家法团主义组织,吸纳地方治理资源进入该框架。政府主导整个地方治理过程,而符合增长目标的地方利益,也可以在这种框架中得到基本的表达和维护。不过这些过程并非发生在国家层面,也不是一个全国统一进行的过程,而是具有高度地方化特征的过程,因此是一种地方化的法团主义治理框架。然而,这种城市治理机构还处于探索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地方法团主义组织的权限如何界定,应否具有强制性等。

城市治理 法团主义 城市更新 国家与社会

张汉

香港大学

国内会议

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

济南

中文

365-376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