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命来源观:中国家庭养老机制的新思考

针对中国家庭养老的内在机制,西方学者多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预设来分析解释家庭养老,认为家庭养老属于老年人非正式支持的范畴,代表性理论包括权力和协商论、互助论和合作群体论。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生产方式论、交换论、功能论和文化论。本文着重分析了文化论中较有影响力的“血亲价值论”的论证思路及结论,指出儒家文化圈中所奉行的“个体生命源于父母”的生命来源观是子代对父母生身之恩和养育之恩认定的前提,也是报恩意识形成的关键之一,但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将改变传统的生命来源观念,从而影响子代对父代养育之情的认可,进而削弱子代对父代的报恩意识,削弱“血亲价值观”的血缘动力。最终将深度瓦解家庭养老的生存机制。

家庭养老机制 血亲价值论 极端个人主义

谢楠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新中国人口60年——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66-273

2009-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