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抢救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治价值探讨-附79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抢救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时发现和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各科收住ICU(重症监护中心)或各科监护室的79例危重症在抢救中发现并及时诊治的OSAHS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及文献学习。结果:79例患者,均在抢救现场经观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ESS(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初步诊断为OSAHS后,立即给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BiPAP)呼吸支持治疗,除2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4例因气道分泌物多及粘稠不易咳出.行气管插管外(包括死亡的2例),其余77例临床效果良好(其中2例气管插管患者病情相对平稳拔管后给于CPAP序贯治疗),在ICU或各科监护室住院天数2-23天,平均住院5.91天,病情平稳后经PSG(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为OSAHS,77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急危重症抢救现场初步诊断为OSAHS的病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排除禁忌症后应立即给于CPAP或BiPAP呼吸支持治疗,待病情相对平稳后,再行PSG监测确诊。能及时正确的认识本病并做出科学的诊断是防治本病使原发重症迅速恶化的前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危重症 诊治价值
许志强 李永锋 李保军 韩鹏 连晓峰 晁耀烁 张合风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呼吸内科,安阳市,455000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急诊科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ICU(重症监护中心)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63-66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