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P治疗对OSAHS患者血浆IL-18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白细胞介素-18(IL-18)作为一种具有多向效应的促炎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之前有研究发现OSAHS患者血浆IL-18水平升高,可能参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OSA与IL-18水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CPAP对IL-18及颈动脉IMT的作用。方法:男性OSAHS患者52例(轻度组16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18例)及对照组18例,对其中20例中重度OSAHS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采用HDL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ELISA法测定血浆IL-1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血浆IL-18水平”(250.27±76.48)pg/ml”比较,轻度,中度及重度OSAHS组均显著升高”(352.08±76.32)pg/ml、(600.17±83.91)pg/ml和(797.64±109.83)pg/ml,P值均<0.01”,且OSAHS各组间均相差显著。重度OSAHS组颈动脉IMT较对照组和轻度OSAHS组显著增厚(P值均<0.01)。血浆IL-18水平与颈动脉IMT、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显著正线性相关(r=0.486、0.865,P均<0.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miniSpO2)呈显著负线性相关(r=-0.664,P<0.001)。CPAP治疗后OSAHS患者血浆IL-18水平显著降低,颈动脉IMT未呈显著性改变。结论:OSAHS患者血浆IL-18水平升高,与疾病程度一致,CPAP能显著降低IL-8水平,提示两者呈因果关系。CPAP治疗最终可能降低或防止OSAHS患者的动脉硬化进展。
持续气道止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IL-18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李翀 刘皓 王智刚 张希龙 殷凯生
苏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88-93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