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宁腿综合征附23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观察多巴丝肼对RL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符合原发性RLS诊断标准的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平均年龄56岁,平均发病年龄52岁。常以失眠和白日嗜睡为主诉,根据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的诊断标准,平均得分为25分,其中16例(69%)的患者为重度(21~30分)。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检查发现18例(78%)合并有周期性肢动,其中11例(61%)的患者周期性肢动指数为中度(25~49次);所有患者微觉醒指数均增高,其中16例(67%)的患者为中度。经多巴丝肼125 mg每晚睡前服用,治疗4周后,多数患者主观症状明显改善,IRLSSG评分明显减少(平均得分13分),其中5例恢复正常;合并周期性肢动的患者中,5例周期性肢动指数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均为轻度;微觉醒指数明显减少,其中11例降为正常:19例患者睡眠潜伏期转为正常。6例患者(26%)出现一过性头痛、恶心、嗜睡。结论:对下肢不适感觉、活动后减轻、合并睡眠中腿动的患者,应尽早检查;多巴丝肼对治疗RLS有一定疗效。

不宁腿综合征 周期性肢动 多导睡眠图 多巴丝肼

宿长军 刘煜 苗建廷 李柱一 林宏 李宏增 雷革胜 刘睿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科,710038

国内会议

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266-268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