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粘蛋白MUC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研究及意义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包括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通常是指肿瘤细胞来源于上皮组织的肝细胞肝癌(HCC),胆管细胞性肝癌和两者同时存在的混合型肝癌。而肝细胞肝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癌的90%~95%,平均每年有125万人死于该病。在我国九十年代起原发性肝癌已上升为我国第二位癌症杀手,在城市仅次于肺癌,在农村则次于胃癌。因此,认真研究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诊断、治疗,对减少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及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十分重要。MUC1是一种高糖化(糖化大于50%)、高分子量(Mr>200×103)的蛋白,又称附膜蛋白,是跨膜分子,其跨膜序列如棒状插入细胞膜,并有一个由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尾延伸到细胞质中。MUC1有一相对大的细胞外区域,由1000~22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括VNTR(同向重复可变数)区。每个VNTR由20个氨基酸组成,它们是HGVTSAPDTRPAPGSTAPPA。细胞外区域长约200~500nm,比存在于细胞膜外的多糖蛋白复合物(10nm)高出很多。VNTR富含○-糖基化位点、丝氨酸(S)、苏氨酸(T)和脯氨酸(P)残基。在成对的苏氨酸和丝氨酸之间存在一个免疫显性区,其中包含可被大多的鼠单抗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1例不同肝组织进行MUC1的同步检测,以进一步探讨其在肝癌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
原发性肝癌 肿瘤细胞 附膜蛋白
付艳伟
西安二一○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36-340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