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属山荆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山荆子东北、华北地区8个天然居群的137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10个引物共得到72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3个.分析的结果为: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7.5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021,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386,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961,表明山荆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基因流(Nm)为1.7353,说明山荆子各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防止了因遗传漂变引起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和φδt值分别为0.2237和0.183,说明虽然山荆子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之内,但同时山荆子各居群间也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分化.
山荆子 RAPD 遗传多样性 湖北海棠
陈曦 汤庚国 郑玉红 王雷宏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 210037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 210014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94-100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