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外口皮肤肥大细胞瘤1例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瘤的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皮肤肥大细胞瘤细胞进行常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观察,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肥大细胞瘤有特征性的肥大细胞浸润。肥大细胞的颗粒为黏多糖组成,对Giemsa和甲苯胺蓝(toluidineblue)呈异染性。细胞扁平状、球形、卵圆形、梭形、立方形,胞浆反复呈嗜伊红性,细胞界限清晰。主要分布在血管周围。肥大细胞梭形核,类似成纤维细胞,立方形伴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可见血管扩张。少数嗜酸粒细胞可见。结论:肥大细胞瘤中,整个真皮中有大量密集的肿瘤样肥大细胞浸润。这些肥大细胞呈立方形,伴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常有明显的颗粒可见。该肿瘤与黄色肉芽肿、颗粒细胞瘤鉴别。属于良性皮肤病、亦可出现个别恶性病例。
肥大细胞瘤 嗜酸性胞质 黏多糖
罗桂艳 鲁宁
沈阳七三九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02-303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