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组微生物菌群分解油菜秸秆的消化液性质比较

利用微生物对秸秆进行酸化前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秸秆甲烷发酵效率。该文以探索不同微生物菌群对秸秆消化过程的影响为目的,利用3组不同的菌群(纤维素分解菌群MCl、纤维素分解菌群WDC2以及牛粪菌群(CD))消化油菜秸秆,通过监测消化液的性质变化,评价不同菌群对油菜秸秆酸化前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菌群WDC2、MCl、CD均能有效地提高汕菜秸秆消化效率(油菜秸秆分解率分别为46.77%、44.28%和43.40%),相比于未加入外源荫的对照处理,分解率提高12.21%~15.58%。3组菌群均以分解油菜秸秆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纤维素成分,实现对秸秆的分解消化作用,而对于秸秆中的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的分解能力较弱。WDC2和MCl能有效地提高消化液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在分解的48 h,2组菌群的COD比未加入外源菌群处理分别提高9.13%和7.83%。CD不能提高培养液中的COD含量。此外,相比与MCl与CD,WDC2能够更好的维持培养液内的可溶性糖含最。可见,虽然3组菌群均能够促进油菜秸秆消化分解,然而不同菌群对油菜秸轩的消化能力存在区别,纤维素分解菌群WDC2具有更好的油菜秸秆分解活性和COD溶出能力,优于其他2组菌群。

农业废弃物 微生物菌群 油菜秸秆 消化液性质

吕育财 崔宗均 王小芬 李宁 龚大春

三峡大学 艾伦麦克德尔米德再生能源研究所,宜昌 44300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宜昌 443002 三峡大学 艾伦麦克德尔米德再生能源研究所,宜昌 443002

国内会议

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

郑州

中文

33-37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