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干燥的甜高梁茎秆长期贮藏及乙醇发酵可行性研究
为了延长甜高粱乙醇生产原料供应时间,将甜高粱秆自然干燥后用于长期贮藏。分别考察干燥和长期贮藏过程糖分变化,结果显示,自然干燥过程中,茎杆的含水率(干基)由80%降低至18%时,总糖损失率为3.85%;不同含水率的茎秆经6个月长期贮藏,含水率为22%以下茎秆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基本保持不变。表明自然干燥过程使总糖损失较小,22%可作为甜高粱茎秆干燥贮藏的“安全含水率”。通过考察干燥的茎秆乙醇发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固态发酵24 h即可达到终点,基质中的乙醇质量分数可以达67.06 mg/g(湿基),发酵过程基本正常。通过该研究,表明自然干燥可作为甜高粱茎秆长期贮藏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加工方式,可为解决甜高粱乙醇周年生产的原料供应问题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自然干燥 甜高梁茎秆 乙醇发酵 可行性
沈飞 曹卫星 刘荣厚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成都611130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生物质能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200240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239-243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