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的液化过程与机理
在反应温度260~320℃、反应压力2~4.5 Mpa的试验条件下,研究玉米秸秆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的液化行为,考察反应温度、环己烷用量和反应停留时间对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环己烷量和反应时间对裂解产物的分布均有较显著的影响,温度增加,残渣和重油产率分别降低4.9%和3.34%;环己烷用量增加,残渣和重油产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反应停留时间的增加有利于残渣产率的降低和气体、轻油产率的增加,但达到40 min以上后呈平稳的趋势。并用 GC-MS分析液化产物,探讨液化产物的变化规律,证明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发生裂解液化,生成以吡喃衍生物、有机酸为主的轻油,和以酚类及其衍生物为主的重油,同时发现环己烷具有供氢重整作用,液化过程中也存在二次反应,依此建立木素在亚/超临界环己烷中的液化反应路径和集总产物反应网络。
秸秆 液化过程 环己烷 反应路径 玉米秸秆
李娴 解新安 郑朝阳 李雁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州 510641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244-250
2011-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