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状态,具有潜在的灾难性的后果。 除头部外伤引起的外伤性SAH,自发性SAH在世界不同地区其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发现日本的发病率高达25人/10万/年,北美约为15人/10万/年,中国约为8~10人10万/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总的来看女性略高于男性,但在不同的年龄段男女比例存在差异,40~50岁时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随着年龄增大,女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超过70岁其差异更为明显。作为自发性SAH,其病因可以是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动脉瘤性SAH占自发性SAH的比例高达80%左右,若未及时获得正确诊断,其后果极为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原因 临床诊断
毛伯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610041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491-492
2011-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