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脑瘫儿童家庭环境、教育状况及康复理念现况研究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一组非进行性的、继发于发育早期脑损伤或异常所引起的运动损伤综合征,主要为运动功能损伤,有的还会影响到智力和语言功能,成为复合残疾(多重残疾)。1998年北京大学对黑龙江、河北、甘肃、江苏、四川、广西六省调查显示1-6岁脑瘫患儿的患病率为1.92‰,患者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同年南宁市五城区调查显示1-6岁脑瘫患儿的患病率为1.28‰, 2002年福建省泉州市调查显示1-16岁脑瘫患病率为1.45‰-2.31‰,北京市2004年0~6岁儿童残疾抽样调查也显示:在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原因当中,脑瘫占首位,为57.38%,可见脑瘫的患病率较高且发展迅猛。
脑瘫儿童 家庭环境 教育状况 康复理念
邵翠霞 王艳平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 山西医科大学流行病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77-380
2011-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