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炮制前后毒性成分的变化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d.Et Zucc.的干燥果实,又名“金铃子”。生品川楝子有小毒,毒性研究证明川楝子中的三萜是其肝毒性成分,但川楝子经炮制后,其毒性降低甚至消除,这说明与其物质基础发生变化有关。本文采用质谱法研究了川楝子炮制前后三萜的变化,旨在阐明川楝子炮制解毒的机理,建立一种简便的检测川楝子炮制前后三萜类成分变化的方法。
川楝子 炮制前后 毒性成分
王伦 程智 李甫 陈斌 王明奎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188-189
2010-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