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热处理前后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小肠组织中分布规律的研究

本试验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仔猪肠道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进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β-伴大豆球蛋白在不同肠段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试验随机从两窝“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中选取16头,分成A、B、C三组每组四个重复,公母各半。从22日龄开始,A组饲喂不含大豆制品的代乳料;B组、C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分别用生β-伴大豆球蛋白、熟β-伴大豆球蛋白以8%的比例替代对照组日粮中的蛋白质。在26日龄时全部屠宰取十二指肠,空肠前部、空肠中部、空肠后部和回肠的组织样本,经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各段小肠组织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进行定位,并对β-伴大豆球蛋白在肠道组织中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熟β-伴大豆球蛋白在整个小肠肠壁中的变化趋势是稳步下降的;而生β-伴大豆球蛋白的这一趋势不明显。但生β-伴大豆球蛋白在小肠前段”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前部和空肠中部”的积累光密度显著高于后段”包括空肠后部和回肠”(P<0.05)。除空肠前部生β-伴大豆球蛋白组与熟β-伴大豆球蛋白基本相等以外,生β-伴大豆球蛋白组的积累光密度高于熟β-伴大豆球蛋白(P<0.2)。在空肠中部生β-伴大豆球蛋白组的积累光密度显著高于熟β-伴大豆球蛋白(P<0.05)。生β-伴大豆球蛋白组十二指肠的的积累光密度最高,其显著高于小肠的其他部位(P<0.05):空肠中部次之,其显著高于空肠前部、空肠后部、和回肠(P<0.05)。熟β-伴大豆球蛋白组在十二指肠的积累光密度同样最高,其显著高于空肠中部、空肠后部和回肠(P<0.05)。加热处理前、后β-伴大豆球蛋白在小肠绒毛的积累光密度极显著高于肠腺(P<0.01),而在集合淋巴小结中几乎不含有抗原蛋白。

β-伴大豆球蛋白 仔猪 小肠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分布规律

鲍男 秦贵信 赵元 姜海龙 孙泽威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产品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18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猪业创新发展论坛

桂林

中文

651-661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