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膝关节的局部损伤及炎症和慢性劳损可引起关节面软骨变性。软骨下骨板反应性骨损伤,导致膝关节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为增生性关节炎。 由于上述病理改变的存在,临床上常又把增生性关节炎称为骨性关节炎,或叫退行性关节炎。 西医学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所谓继发性是指该病常继发于关节的先天或后天畸形、关节损伤;原发性多见于老人,发生原因多为遗传和体质虚弱等。 针刀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本原因在于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积累性损伤后,导致膝关节动态平衡失调,附着于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的韧带、肌肉、肌腱,以及局部脂肪垫、筋膜之间的粘连、瘢痕和挛缩,破坏了膝关节内部的力学平衡,使正常负重力线发生变化,关节软骨面有效负重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内的骨小梁压力增高,引起骨质增生和微小骨折,进而引起骨质塌陷。当这种力平衡失调超过人体的自我修复后,引起临床表现。针刀可以治疗西医临床分期中1~4期的病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 自我修复
国内会议
湖南株洲
中文
169-185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