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弘扬国粹,志在传承——安徽针灸经络研究学术交流回顾

学术交流是原始性创新源头之一,也是学术创新的条件和动力之一。针灸经络研究的交流亦不例外,主要表现在交流形式多样化,交流层次多样化,交流与合作并行,交流与援助并行。针灸经络研究在多学科相互“碰撞”、相互激发和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不断深入。 自1971年7月26日作为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国际知名的资深记者詹姆斯·赖斯顿,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阑尾切除手术”的这篇文章,引发了美国“针灸热”,到1973年美国内华达州则在美国各州中率先立法承认中医针灸医学的地位,针刺疗法正在逐渐走向全世界,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使用,还被一些发达国家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间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关系。针刺疗法及针刺研究已成为中国传统医学逐步走向世界的排头兵,为全世界人类健康保健发挥着巨大作用。

针灸经络 学术交流 相互协作

宋小鸽 胡玲 王茎 储浩然 杨骏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国内会议

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

合肥

中文

77-81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