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胃肠电图仪的开发与临床应用

安徽中医学院是我国胃电图仪及其临床应用的发祥地。胃电图参数的改变可作为胃功能活动的客观生物电学指标,并可在临床对胃病患者作出其功能性参考诊断和疗效的判定,为中医药、针灸推拿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而可靠的动态客观指标。胃电图记录技术探索及胃肠电图仪的设计与定型自1922年美国Alvarez W首次在一名50岁妇女腹壁上,用弦线电流计记录到了3次/分钟微弱的胃电信号以来,直到70年代才有少量的国外临床应用胃电图的报道。可以说,我国胃电图记录技术是在无资料,无参考文献的条件下,从零开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发展起来的。

胃肠电图仪 临床应用 生物电学指标

汪克明 许冠荪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8

国内会议

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

合肥

中文

89-90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